王小云
王小云,女,1966年8月出生于山東諸城,密碼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楊振寧講座教授,清華大學密碼理論與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密碼技術與信息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1983年王小云考入山東大學數學系,先后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3年博士畢業后留校任教,先后擔任山東大學數學系講師、副教授、教授。2005年受聘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楊振寧講座教授。2014年獲得中國密碼學會密碼創新獎特等獎。2016年獲得網絡安全優秀人才獎。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8年參加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開講啦》“守護幸福”系列節目。2019年獲得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的女性。王小云主要從事密碼理論及相關數學問題的研究。
2020年01月,當選2019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1月1日,被評為“2019十大女性人物”。
2022年3月,全國婦聯公布全國三八紅旗手名單在列。
人物經歷 編輯本段
教育經歷
1983年,王小云從山東省諸城第一中學畢業。
王小云1987年,取得山東大學數學系學士學位。
1990年,取得山東大學數學系碩士學位。
1993年,取得山東大學數學系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3年7月-1995年6月,任山東大學數學系講師。
王小云
1995年7月-2001年6月,任山東大學數學系副教授。
2001年7月,任山東大學數學系教授。
2005年7月,受聘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楊振寧講座教授。
2006年,擔任密碼技術與信息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科研成果
在密碼分析領域,提出了密碼哈希函數的模差分比特分析理論,破解了包括MD5、SHA-1在內的5個國際通用哈希函數算法;將比特分析法進一步應用于帶密鑰的密碼算法包括消息認證碼、對稱加密算法、認證加密算法的分析,給出系列重要算法HMAC-MD5和MD5-MAC等分析結果。
在密碼設計領域,王小云教授為國家航天重大工程專門設計了兩個加密算法,為保障航天安全通信做出了重要貢獻;主持設計的密碼哈希函數SM3,在金融、交通、國家電網等重要經濟領域廣泛使用,成為國家密碼算法標準,2018年10月正式成為ISO/IEC國際標準。
王小云承擔并完成了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杰出青年基金項目、國家863項目等。
主要論文
王小云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于2004年、2005年先后破解了被廣泛應用于計算機安全系統的MD5和SHA-1兩大密碼算法,獲得密碼學領域刊物《Eurocrypto》與《Crypto》2005年度最佳論文獎。MD5破解的論文獲得2008年湯姆森路透卓越研究獎(中國)。
1.Lidong Han, Xiaoyun Wang, Gusangwu Xu,On an Attack on RSA with Small CRT-Exponents,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vol.53, No.8, 1511-1518.
2.MeiQin Wang, XiaoYun Wang and Lucas C.K. Hui, Differential-algebraic cryptanalysis of reduced-round of Serpent-256,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vol.53, No.3, 546-556.
3.Meiqin Wang, Xiaoyun Wang, Chow K.P, Hui Lucas C.K, New Differential Cryptanalytic Results for Reduced-Round CAST-128, Journal of IEICE,Vol.E93-A,No.12
4.Keting Jia, Yvo Desmedt, Lidong Han, Xiaoyun Wang, Pseudo-Cryptanalysis of Luffa, Inscrypt 2010, LNCS.
5.Mingqiang Wang, Xiaoyun Wang, Tao Zhan, Yuliang Zheng, Skew-Frobenius map on twisted Edwards curve, ICIC-Letter.
6.Xiaoyun Wang, Hongbo Yu, Wei Wang, Haina Zhang, Tao Zhan, Cryptanalysis on HMAC/NMAC-MD5 and MD5-MAC, Advances in Cryptology-Eurocrypt 2009, LNCS 5479, 2009, pp. 121-133.
7.Xiaoyun Wang, Wei Wang, Keting Jia, Meiqin Wang, New Distinguishing Attack on MAC using Secret-Prefix Method, FSE 2009, LNCS 5665, 2009, pp363-374.
8.Zheng Yuan, Wei Wang, Keting Jia, Guangwu Xu, Xiaoyun Wang, New Birthday Attacks on Some MACs Based on Block Ciphers, Advances in Cryptology-Crypto 2009, LNCS 5677, 2009, pp. 209-230.
9.Puwen Wei, Xiaoyun Wang, Yuliang Zheng: Public Key Encryption without Random Oracle Made Truly Practical. ICICS 2009, LNCS 5927, pp. 107-120
10.Hongbo Yu, Xiaoyun Wang, Full Key-Recovery Attack on the HMAC/NMAC Based on 3 and 4-pass HAVAL, ISPEC 2009, LNCS 5451, 2009, pp. 285-297.
11.Hongbo Yu, Xiaoyun Wang, Distinguishing Attack on the Secret-Prefix MAC Based on the 39-Step SHA-256, ACISP 2009, LNCS 5594, 2009, pp. 185-201.
12.Keting Jia, Xiaoyun Wang, Zheng Yuan, Guangwu Xu.: Distinguishing and Second-Preimage Attacks on CBC-Like MACs. In: J.A. Garay, A. Miyaji, and A. Otsuka (Eds.) CANS 2009, LNCS 5888, pp. 349–361, Springer, Heidelberg(2009).
13.Haina Zhang, Lin Li, Xiaoyun Wang: Fast correlation attack on stream cipher ABC v3.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F: Information Sciences 51(7): 936-947 (2008)
14.Mingqiang Wang, Xiaoyun Wang, Guangwu Xu, Lidong Han, Fast Scalar Multiplication on a Family of Supersingular Curves over , Inscrypt 2008.
15.Meiqin Wang, Xiaoyun Wang, Changhui Hu, Near Linear Cryptanlytic Results of Reduced-Round of CAST-128 and CAST-256, SAC 2008, LNCS 5381, pp. 429-441
16.Hongbo Yu, Xiaoyun Wang, Multi-collision Attack on the Compression Function of MA4 and 3-Pass Haval, ICISC 2007, LNCS 4817, pp.206-226, 2007.
17.Haina Zhang, Xiaoyun Wang, Differential Crayptanalysis of T-function Based Stream Cipher TSC-4, ICISC 2007, LNCS 4817, pp.227-238, 2007
18.Hongbo Yu, Xiaoyun Wang, Aaram Yun, Sangwoo Park, Cryptanalysis of the Full HAVAL with 4 and 5 Passes, Fast Software Encryption 06, LNCS 4047, pp. 89-110, 2006.
19.Xiaoyun Wang, Hongbo Yu, Yiqun Lisa Yin, Efficient Collision Search Attacks on SHA-0, Advances in Cryptology-Crypto 05, LNCS 3621: 1-16, 2005.
20.Xiaoyun Wang, Yiqun Yin, Hongbo Yu, Finding Collisions in the Full SHA-1, Advances in Cryptology-Crypto 05, LNCS 3621: 17-36, 2005.
21.Xiaoyun Wang, Yiqun Yin, Hongbo Yu, Collision Search Attacks on SHA1, 2005.
22.Arjen Lenstra, Xiaoyun Wang, Benne de Weger, Colliding X.509 Certificates, Cryptology ePrint Archive,Report 2005/067, 2005.
23.Xiaoyun Wang, Xuejia Lai etc, Cryptanalysis of the Hash Functions MD4 and RIPEMD, Advances in Cryptology-Eurocrypt 05, LNCS3494:18-36, 2005.
24.Xiaoyun Wang, Hongbo Yu, How to Break MD5 and Other Hash Functions, Advances in Cryptology-Eurocrypt 05, LNCS 3494:1-18, 2005.
25.Xiaoyun Wang etc, An Attack on Hash Function HAVAL-128,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35(4): 405-416, 2005.
26.Hongbo Yu, Gaoli Wang, Guoyan Zhang, Xiaoyun Wang, The Second–Preimage Attack on MD4. Cryptology and Network Security 05, LNCS 3810, pp. 1–12, 2005.
27.Xiaoyun Wang, Collisions for Hash Functions MD4, MD5, HAVAL-128 and RIPEMD, Crypto'04, http://eprint.iacr.org/2004/199.pdf,2004.
28.L. C. K. Hui, Xiaoyun Wang etc, The 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Reduced Skipjack Variants, Advance in Cryptography--CHINACRYPT'2002,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77-87, 2002.
29.Xiaoyun Wang, L. C. K. Hui etc, Secure and Practical Tree-Structure Signature Schemes Based on Discrete Logarithms, Public Key Cryptography, LNCS 1751, 167-177, 2000.
30.Xiaoyun Wang, L. C. K. Hui etc, The Differential Cryptanalysis of an AES Finalist-Serpent, Technical Report TR-2000-04, 2000.
31.Xiaoyun Wang, The Improved Collision attack on SHA-0 (Chinese version), 1998.
32.Xiaoyun Wang, The Collision attack on SHA-0 (Chinese version), 1997.
人才培養
網絡人才培養見解
就網絡安全領域的人才建設,王小云認為,雖然網絡安全領域發展迅速,但平時人們多提及技術方面,實際上網絡安全的理念和技術須同步發展。中國企業開始并進入重視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領域,這是非常好的現象,她還強調,培養網絡空間人才需要理論、技術并重的模式。
教師隊伍建設見解
王小云表示:“網絡安全屬于新興學科,面臨著教師隊伍短缺,特別是學科建設不太全面”,現在中國很多方面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但與國際整體水平還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們既屬于領軍人才,也需要教師隊伍。網絡空間人才培養中,教師隊伍的建設至關重要。以科研帶隊教師隊伍建設是較好的方式,因為科研水平提升,才能掌握更多國際前沿,才能更好地培養、儲備一流人才。
榮譽表彰 編輯本段
時間 | 獎項名稱 |
---|---|
2022年3月 | 全國三八紅旗手 |
2020年 | 國際密碼學會(IACR)“最具時間價值獎”和“真實世界密碼學獎” |
2019年 | 第四屆未來科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
2017年 | 中國首屆先知獎 |
2017年5月 | 全國創新爭先獎 |
2016年 |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網絡安全優秀人才獎 |
2014年 | 中國密碼學會密碼創新獎特等獎 |
2010年 | 科技進步一等獎(省部級) |
2010年 | 蘇步青應用數學獎 |
2008年 |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
2008年 | 湯姆森路透卓越研究獎 |
2006年 | 第三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
2006年 | 求是杰出科學家獎 |
2006年 | 陳嘉庚科學獎(信息技術科學獎) |
2006年 |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
2005年 | 《Eurocrypto》與《Crypto》年度最佳論文獎 |
2002年 | 科技進步一等獎(省部級) |
時間 | 榮譽 |
---|---|
2020年1月1日 | “2019十大女性人物” |
2020年1月 | “2019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 |
2018年 | 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 |
2005年 | 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 |
2005年 | 入選清華大學“百名人才計劃” |
社會任職 編輯本段
時間 | |
---|---|
2005年 | Advances in Mathematics of Communications雜志編委 |
2005年 | INSCRYPT程序委員會成員 |
2007年—2011年 | 中國密碼學會第一屆理事會成員 |
2008年 | 教育部高等教育信息安全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2010年 | 中國密碼學會密碼數學理論專業委員會主任 |
2011年—2017年 | 中國密碼學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 |
2017年 | 中國密碼學會第三屆理事會副理事長 |
2017年12月 | 中國致公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
2018年3月—2023年3月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2019年 | 國際密碼協會會士(IACR Fellow) |
中國科協女科技工作者專門委員會委員 | |
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 | |
中國數學會常務理事 | |
ASIACRYPT 2011 程序委員會聯合主席 | |
CANS 2011程序委員會聯合主席 | |
EUROCRYPT 2007 程序委員會成員 | |
PKC 2007 程序委員會聯合主席 | |
CHINACRYPT 2006程序委員會主席 |
人物評價 編輯本段
王小云王小云將她多年積累的密碼分析理論的優秀成果深入應用到密碼系統的設計中,先后設計了多個密碼算法與系統,為國家密碼重大需求解決了實際問題,為保護國家重要領域和重大信息系統安全發揮了極大作用。其中,她設計的兩個加密算法,用于國家重大航天工程,為保障航天安全通信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密碼學會評)
王小云具有一種直覺,能從成千上萬的可能性中挑出最好的路徑。(姚期智評)
王小云在密碼學中做了開創性貢獻,她的創新性密碼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廣泛使用的密碼哈希函數的弱點,促進了新一代密碼哈希函數標準。第四屆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評)
平日里的王小云教授為人低調謙和,在繁忙工作和會議中,依舊不忘初心,育德育人。(中國密碼學會評)
?
附件列表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